手机扫一扫阅读
安徽省安全生产协会
关于开展会员服务工作的意见
一、总体要求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、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,在省委社会工作部、省应急管理厅党委、省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的领导下,秉持服务政府、服务行业、服务社会、服务会员的宗旨,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,围绕政策宣传贯彻、安全文化传播、安全科技创新、安全教育培训等,开展资源整合、技术赋能、交流协作,为会员单位提供指导服务,为全省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,推动全省安全生产水平持续向好。
二、服务内容
(一)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、法律法律
1.线上宣传。充分利用省安全生产协会官网,开设法律法规专栏,宣传法律法规知识,发布政策解读和案例分析;在皖安图书馆专栏中,将与安全生产、应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汇编成册,供会员单位查询;在皖安大讲堂专栏,播放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最新视频课程,供会员单位使用。充分利用省安全生产协会微信公众号,发布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短视频,制作通俗易懂的动画或短视频,为会员单位提供服务??⒃谙哐捌教?,提供免费课程、微课视频。利用网络直播、召开研讨会等方式,邀请专家讲解,开展互动??踩?、应急管理知识小程序,组织线上有奖答题、安全知识竞赛,吸引会员单位员工参与。
2.线下宣传。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,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、发放宣传手册、宣传海报,提高会员单位参与度。结合“安全生产月”等节点,开展现场咨询、应急演练、安全展览等活动。开展安全生产宣传五进,深入会员单位开展现场咨询指导。
3.安全教育培训。举办培训班、讲座会、研讨会,面向会员单位,针对企业负责人开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高管研修班,宣贯主体责任与法律风险。针对安全管理人员,组织专业技能培训(如隐患排查、应急管理),颁发培训证书。针对一线员工:通过实操演练、VR模拟体验等方式提升安全操作技能??钩跫逗椭屑蹲⒉岚踩こ淌绦逃?、应急救援员培训等资格培训。
(二)推广安全生产的科研成果、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
在省安全生产协会官网开设应急与安全科技创新应用信息平台,介绍安全生产先进产品,推广优秀管理经验,通过媒体宣传形成带动效应。设立移动式??榛勒?、智慧消防、智能?;饭?、智慧矿山、智慧建筑、智慧交通、可视化实验室等??椋涌彀踩蒲谐晒脑擞?。定期举办安全生产新技术、新设备推介会,搭建供需对接平台。建立会员专属信息平台,推送安全生产技术标准、事故案例警示、行业趋势分析等资讯??共а泻献鳎浞址⒒踊嵩钡ノ恢懈咝?、科研院所的作用,建立“产学研攻关联盟”,让安全生产先进技术从实验室更快走到会员单位现场,建立“安全技术推荐”机制,推动安全技术研发,促进成果转化落地。
(三)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服务
1.开展调查研究。按行业(如矿山、化工、工贸等)分类调研会员单位需求,通过问卷调查、实地走访、座谈会等方式收集会员单位存在的短板。如:中小企业的标准化建设能力薄弱、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不足、应急预案流于形式,缺乏实战性。针对存在的短板,选择服务事项。
2.提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服务。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创建、运营、改进提供专业化指导和技术咨询。
3.提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服务。组建省安全生产协会专家库,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(如LEC法、风险矩阵法)开展风险分级,采用智能化工具(如AI 图像识别、态势感知模型)进行隐患管控??埂白一嵴铩?,组织跨领域专家团队进行系统性排查,形成整改清单并追踪闭环。
4.提供定制化培训与能力建设服务。对会员单位实行分层培训设计。管理层:聚焦法规责任、安全投入决策;技术人员:侧重设备操作规范、应急处置;一线员工:实操演练(如消防器材使用、逃生路线模拟)。
5.提供应急预案与演练支持。协助会员单位制定情景化预案,设计实战演练脚本,评估响应效率。技术升级咨询,推广智能化监控系统(如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状态)、自动化防护装置,减少人为失误风险。
6. 开展品牌宣传与荣誉申报。通过协会官网、公众号、行业峰会等渠道宣传会员单位先进经验。协助会员申报“安全文化示范企业”“示范班组”等荣誉称号。
7. 开展权益维护。收集会员诉求,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共性问题,参与政策制定研讨。
(四)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
安全生产协会作为连接政府、企业、行业和社会的重要枢纽,其桥梁和纽带作用体现在政策传导、资源整合、行业协调和公共服务等多个维度。
1.政策解读与宣贯。精准传递政策:通过线上直播、政策解读手册、专题培训等方式,将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规转化为企业易懂的操作指南。反馈企业诉求:收集企业在政策执行中的难点,形成调研报告提交监管部门,推动政策优化。试点示范与推广,配合政府开展安全生产创新试点(如智能化监测平台应用),总结试点经验,通过行业会议、白皮书等形式推广成功模式。
2.开展资源整合。搭建协作平台,技术资源对接。建立“专家库+技术机构+企业”协作网络,为企业匹配安全技术解决方案。联盟共建:联合保险公司、科研院所、设备供应商成立“安全生产生态联盟”,提供“技术+保险+服务”一体化方案。信息共享与协同,搭建安全生产信息平台,整合行业事故案例库、风险预警数据、培训资源、仿真培训模型,实现企业间经验共享。
3.推动行业自律与标准化,制定行业规范,牵头编制团体标准或行业技术规范,组织企业参与标准制定,确保规范贴合实际需求。促进行业互鉴,定期举办“安全生产沙龙”“样板工程分享会”“标杆企业观摩会”,推动企业间交流最佳实践。
三、服务形式和保障机制
1.服务行式。线上服务?;嵩弊ㄊ鬉PP/小程序,集成政策查询、在线培训、专家答疑等功能。线下活动。不定期举办“安全生产沙龙”、年度行业峰会、企业实地考察交流。
2.服务保障机制。专业团队:设立专委会工作部,配备专职顾问,实行“一对一”服务对接。反馈机制:不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,动态优化服务内容。资源保障:年度预算优先支持会员活动,确保服务高质量落地。服务形式创新,实行“一企一策”定制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