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升级中

  • 手机扫码

手机扫一扫阅读

全员“吹哨”除隐患 筑牢安全“防火墙”

发布时间:2025-08-04 13:54:30  |   点击量:0

去年以来,省安委会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部署要求,扎实推进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建设。截至目前,全省煤矿、非煤矿山、石油天然气开采、危险化学品、烟花爆竹、民用爆炸物品等14个重点行业领域的5.18万家生产经营单位100%建立该机制,累计受理内部隐患报告25.1万条,隐患整改闭环率高达99.5%,发放奖励资金1200余万元。其他行业领域机制建设正有序推进,年底前实现全覆盖。

一、精准施策,重点行业领域全覆盖

省安委会办公室通过制度保障、宣传培训和督察督导等举措,确保内部报告机制落地见效。一是制度筑基强保障。正在修订的《安徽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》增设专项条款,明确支持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报告制度建设,鼓励企业合理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用于内部员工奖励。二是宣传培训激活力。利用“两微一端”等载体广泛宣传,将隐患识别与内部奖励制度纳入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,有效激发员工主动查隐患、报风险的积极性。三是督察督导压责任。将机制建立情况纳入安全生产督察、督导、考核巡查必查内容,实施单项考核,层层压实企业主体责任。

二、多措并举,构建“我要安全”新格局

各地积极探索实践,推动安全理念从“要我安全”向“我要安全”转变。一是科技赋能提效率。滁州市开发“隐患内部报告”微信小程序,实现问题隐患“一键举报、一网流转、一体学习”;马鞍山市依托瓶装燃气“全流程智慧监管平台”,对协助用户整改隐患的配送人员予以奖励。二是机制创新促参与。芜湖市将隐患报告纳入“党员安全生产示范岗”,发动党员先锋作用;六安市金寨县创新构建“制度牵引+场景激励+数字赋能”积分超市模式,以小积分撬动大安全。三是协同共治聚合力。滁州市经开区组建6大安全生产互助联盟,85家企业实现“先进带后进、强企带弱企”良性互动;阜阳市推行“执法+普法+服务”模式,增强从业人员风险辨识能力。

三、靶向攻坚,推动机制见实效

为确保年底前实现所有行业领域内部报告全覆盖,推动机制走深走实,省安委会办公室将聚焦薄弱环节持续精准发力。一是分类施策破难点。制定差异化工作方案,为规模小、基础弱的企业提供上门指导服务,帮助解决实际堵点。二是刚性约束提质效。坚持月调度、季通报,强化“四不两直”专项检查,严查“制度空转、奖励拖欠”等行为,曝光典型案例,形成强大震慑。三是标杆引领造氛围??故鹿室寄诓勘ǜ娼崩寻钙姥』疃罅ν乒慊衿腊咐?,营造“人人都是安全员”浓厚氛围。

? 安徽省安全生产协会